大家都在搜

泰和县万合镇:拖龙船非遗文化的 保护与传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近年来,泰和县万合镇把加快镇域内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推动。2018年8月经泰和县政府批准,“钟埠拖龙船”列入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钟埠村,位于泰和县万合镇中南部,是赣江古河道边的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千年古村。钟埠村是泰和袁氏家族的主要聚集地,始建于后梁乾化年间(公元911-913年),距今有着1100多年的历史。

  

 

  钟埠村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形如船,故古有大官船之称。距钟埠不到两华里的官山村旁,有座小山,有头有尾,背面扁平,不长树木,好似一只乌龟,当地称乌龟山。

  

 

  拖龙船理事会理事长袁群钟介绍,古人传说:“官船怕乌龟作孽,官船倾翻,人财俱损。”所以特制龙船,每年农历二月十六,青壮年男丁抬着大大小小的菩萨, 用两根长长的粗麻绳拖着龙船,从乌龟山而过,另有司鼓手鸣锣击鼓,高喊着船号助威。全村家家户户备好鸡、肉、鱼三牲,爆竹、香、烛等祭品迎接龙船的到来,祈求神龙发善心保村庄风调雨顺、物阜民康。

  

 

  龙船分前后两段,坐船者两人,由钟埠村各支房抽签产生。幸运抽中的坐船者家中亲朋好友在活动的那几天都要前来庆贺。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前后几日,方圆百里的游客、乡民,提前慕名赶来,汇聚到钟埠村。这期间村里卖猪肉、牛肉、鲜鱼、油豆腐、小菜、清汤、油条、包子、面条、牛肉汤、米汤的小商小贩非常多,像赶集似的,还有戏班子唱戏,异常热闹。

  

 

  拖龙船行走路线:由天符庙自上而下,沿着古街道直达岭南后山龙船禾场,再从乌龟山脚下沿着龟头直拖上去,顺着龟背到龟尾,最后把龙船拖到龙船庙里。在过乌龟山时,拖船人和观众大声呐喊:“压死乌龟精,泥土变成金!”

  钟埠拖龙船活动传承了700多年,1952年始停止了活动。近年来,在泰和县文化馆、万合镇政府及相关单位的支持下,钟埠村成立了拖龙船理事会,重启了拖龙船活动,村民都希望拖龙船活动能一直传承下去,理事会长袁群钟表示,这几年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读过大学的年轻人对非遗文化也接纳程度也很高,理事会里有5个小伙子都是30岁以下的大学生,以后我们的拖龙船可谓是后继有人了。




上一篇:“乐”动海上!2022深圳国际海洋周系列之潮湾夜游音乐会圆满收官!
下一篇:泰和县万合镇:拖龙船非遗文化的
静音咖啡和听力受损的咖啡师
中国副总理会见美国参议员
中国的铁路网络跨越13.1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