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铲除腐败土壤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反之,只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才能有效防范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这是从源头上铲除腐败土壤的治本之举。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推动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切实提高权力使用的科学性、权威性。

  必须更加突出重点,破除权力封闭发酵的怪圈。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既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也要把权力放在阳光的照射下,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从以往发现的案例看,重点领域的权力分布较大,关键人物权力权重也很大,往往是权力最容易任性的地方。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干部、“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是有效防止权力封闭发酵的重要抓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一些重点领域、关键人物的权力监督,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这方面,通过强有力的监督制约,切实破除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权力的封闭性、专业性。

  必须更加强化协作,破除监督力量薄弱的堵点。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纪检监察机关是重点、但不是全部,需要各级各部门等多方协作、联动共抓。客观上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力量得到全面补充、迅速壮大,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对于权力的监督而言,由于权力运行有其内在逻辑、制约要求,这为对权力的全方位、全周期监督提供了难度。为此,必须强化纪检监察机关与各级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化专业化监督力量补充。

  必须更加注重制约,破除相互监督缺位的盲区。随着党内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力度进一步加大,权力任性变得越来越难。但是,也不可否认一些领域、个别干部手中的权力监督力度还不够大,仍然具备任性妄为的空间。特别是,同级监督效果不够理想,一个领导班子中,班子成员之间强调团结协作得多、实行相互监督约束得少,这也是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的重要体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重视同级岗位之间的监督,尤其是一个领导班子中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进一步健全领导岗位之间的权力制约机制,切实增强内部的监督行动力和主动性。




上一篇:深圳知名酒店品牌 |中濠酒店:创新引领未来
下一篇:品质与技艺的双重邂逅——行走在国窖1573窖池群中的所感所想
静音咖啡和听力受损的咖啡师
中国副总理会见美国参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