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社区治理"小支点"撬动作风建设"大文章"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作风建设永无止境。在基层社区这片热土上,每天上演着群众家门口的作风检验。当老旧小区改造的脚手架搭进居民阳台,当"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承诺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兑现,作风建设早已不是抽象的政治命题,而是化作了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幸福温度。

  盐亭县滨江社区党员活动室里,墙上挂着八项规定相关要求,这个不足十平米的房间,见证了作风建设的微观变化:干部述职报告变成"明白纸",会议桌上的矿泉水换成了玻璃杯,低保审核流程从"跑断腿"变成"掌上办"。社区干部小芳感慨:"现在走访群众,茶杯都不用带,群众家的白开水喝着最甜。"

  作风转变在社区呈现鲜明的"涟漪效应"。网格化服务将辖区划分成若干服务网格,党员干部、网格员定点包片。网格员小刘的民情日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独居老人的日常需求、双职工家庭的托育难题。这种"毛细血管"般的服务网络,让作风建设的抽象要求具象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改善。

  在新时代的考卷上,社区用"绣花功夫"书写作风建设答卷。滨江社区推出"1355"社区治理机制:急事马上办、难事协调办、愁事贴心办。居民张阿姨家厨房漏水,通过"红色物业"联席会当天完成修缮;在外务工几十年的老刘回到家乡,在民政局、街道共同组织"技能课堂"找到就业新途径。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恰是检验作风建设的"试金石"。

  站在历史新起点,社区这个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续写作风建设新篇章。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当党员干部的作风之变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政治生态的清风正气,更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的密码。这片离群众最近的土壤,必将生长出更多作风建设的实践之花,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滨江社区




上一篇:泰兴:森林音乐会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下一篇:Accelerate 2025北亚巡展正式启航!AI智御全球·引领安全新时代
静音咖啡和听力受损的咖啡师
中国副总理会见美国参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