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碳交易项目树立绿色榜样
一位环境官员周三表示,北京的碳交易计划促进了资金流向低碳发展,并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首都举办 2022 年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使该市推广“绿色运动会”的努力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气候变化司司长明登立表示,2020年每万元GDP(1574美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41吨,比2015年下降26%以上。碳交易计划,以减少碳排放的数量和强度,”她说。
据该市碳交易平台中国北京绿色交易所介绍,北京自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市场以来,已实现总交易量约9300万吨,成交额超过30亿元。
“碳交易采用市场机制,推动企业改进管理和技术,减少碳排放。该计划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明说。
明说,首都碳交易市场涉及发电、石化、水泥等8个主要行业,服务于800多个重点排放国。
在碳交易机制下,排放者可以进行两大类交易——排放配额和中国核证减排量,企业通过植树造林或采用清洁能源技术等方式实现的自愿减排。
北京市政府每年根据排放情况,向部分指定排放者免费发放一定的排放配额。
如果排放量超过配额,排放者应在市场上购买多余的部分以履行其义务。明说,如果排放者没有用完配额,可以将其作为盈余配额出售以获取利润。
北京公交2016年加入碳市场后,开始用低碳排放的电动车和天然气车替代柴油车。
明说,截至2020年底,公司剩余碳排放配额3.9万吨,收入上百万元。同时,其碳排放强度与 2016 年相比下降了 11% 以上。
她说,对于没有强制性减排任务的企业,中国核证减排量机制鼓励企业自愿交易经主管部门认证的减排量。
“这是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清洁能源等新领域和新技术,”她说。
为鼓励公众转向绿色低碳出行,北京在碳交易市场框架下建立了碳减排项目。
在项目平台上注册的人可以获取和交易他们通过乘坐公共汽车、地铁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获得的碳减排量。
参与者可以将奖励兑换成公共交通券和购物券。
上一篇:从每天26例到零,奥运泡沫有效 下一篇:大型两栖飞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