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平园池村,感受特色农业
中国青年网南通7月15日电(通讯员张耀洋 褚子昂 孙国轩)为响应二十大高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探索先进示范乡村的发展经验,传播乡村振兴基本方式,2022年7月15日,河海大学商学院“‘荷’风海韵,‘乡’伴平园”南通市平园池村发展经验调研实践团抵达平园池村,开始了为期7天的调研活动。
上午七点整,调研实践团到达平园池村党支部。村书记刘炜建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并向团队简单介绍了平园池村的发展情况。刘书记强调,平园池村的农业发展先时代而行,创新地通过党的统筹规划、集中部署特色地发展产业,村民的收入正稳步提高。

图为村支书刘炜建在便民服务中心与实践团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随后,村干部刘鹏程带领实践团参观了平园池村的特色农业。仲夏时节,万物并秀。大棚内的葡萄、无花果、西瓜、玉米等农产品已经成熟,热情的刘主任为团队成员送上了新鲜采摘的果蔬产品,并自豪地介绍这些农产品都是纯天然种植,很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化。

图为村干部刘鹏程用现摘蔬果热情款待实践团成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大棚内采摘应季葡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了解应季葡萄的套袋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了解百香果的成熟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大家也在实地采摘中,进一步感受到了该村“平碧园景,池映村色”的生态底蕴。团队成员们注意到路边围栏选择种植藤类作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程度。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当地村民询问今年玉米收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图为村民正在采摘玉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实地采摘蔬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品尝现摘蔬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随后,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村干部刘鹏程的带领下乘坐观光车,参观盆栽园。刘主任特意强调,这些盆栽的特色是利用红土,将多品种树木进行嫁接培养。

图为村干部刘鹏程带领实践团乘坐观光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据相关人员介绍,盆栽培养也是当地村民的重要增收方式。村书记刘炜建强调,盆栽产业是平园池村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一环。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盆景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图为村干部刘鹏程向实践团成员介绍盆景及产销模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国轩 摄
平园池村的村民在党的领导下,以正确生态理念下拓展当地多元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盆栽培养,因地制宜地优化了农业的产业结构,增加了当地收入。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平园池村把农业生产,农艺展示,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合理拓展农业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财政创收。
调研中,实践团的队员们走出书斋,用脚步丈量大地,以汗水挥洒青春,知行合一,奋斗不止!
上一篇:辰木互动斩获营销界奥斯卡“TopDigital”两项大奖!获亚洲TMT行业认可! 下一篇:2022世界艺联书画艺术大奖赛征稿启事